前幾天,一個高中同學回花蓮,找我去看電影。
才發現,花蓮電影城又配合石雕藝術季活動,院線片一片一百元。
雖然這關聯性很牽強,但是誰在乎咧?一片一百又有大銀幕,比租DVD還划算啊!
我看了兩片,一片《男女生了沒》及《獵殺代理人》。
先講前者,男女之間對彼此的認知差異似乎是永遠用不完的題目。
該片用相當戲謔,以及徹底將男性歸類為依靠生物本能及視覺動物。
要女人不要用多個條件去篩選心目中的男人,會發現,符合多項條件的往往是同志!
雖是喜劇但還是多少有些啟發性的點隱藏其中,殺時間很不錯。
後者,背景是架空的時代﹝但類似現代﹞,人類發明了可用腦波操控的生化機器人─代理人。
可以倚靠代理人出門代替本尊不管社交、工作等等。
而代理人的容貌、身材及膚色都可以任君挑選,而全球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使用代理人。
主角在一樁原以為是惡意破壞代理人的事件中發現,有武器可將代理人電腦晶片燒毀外,還能透過訊號將使用者也殺死。
主角在逐漸抽絲剝繭之下,慢慢發現事情的真相以及阻止悲劇發生。
對於機器人或者代理人,只要是跟機器人(ROBOT)這種概念相關的電影,每次都會引發我許多想法。
如早先的魔鬼終結者,機械公敵等,都是人類過度相信機械又或者是電腦所帶來的問題。
對我而言,我深信使用這些機械帶來生活上重大的變革以及便利性,是不可否認的。
但是,如果沒有節制地使用這些,甚而依賴,那麼人終究是將遭反噬的。
如獵殺代理人中,絕大多數人都使用代理人,使得整個除了住家以外的空間都充滿代理人。
人類(不想使用代理人的人們)還有人類保留區,是多麼諷刺的一個情節。
然而,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,我想有時候這些矽皮鐵骨的模型還是沒有辦法取代。
而人和人之間的互動,夫妻只用代理人互相見面,長久沒見到本尊,也許將產生一種錯覺。
當本尊互相見面時的落差,是否也是個令人擔憂的問題?
不過,這部片子還有個地方是沒有處理到的,那就是使用代理人之後,人類的繁衍問題。
難不成也是透過代理人做愛?受孕?懷胎?生子?
如果還是要靠本尊來做上述行為的話,那這樣宅到最高點的方式,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還有辦法維持嗎?
比方說,代理人都是帥哥美女,結果本尊相見都被對方給嚇到,那這樣還有繼續的可能嗎?
這一個人很重要的價值在這片裡沒有提到,是滿可惜的部分。
與其相信機械,我更相信自己。
這也就是我騎檔車,開手排車的原因之一。
因為,機器是給人操控、駕馭的,而不是反過來受限制。
- Oct 08 Thu 2009 01:19
981008隨筆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